
最近常听到这么一句话:
若为掌舵者,可会接纳现今之自我?
此言甚是有见地。
它能让我们在抱怨环境不公、自我陶醉时,亦或在推脱责任、渴求准时下班之际,能够换位思考,或能让我们更加真实地审视自己。
一曲《约定》的旋律缓缓飘来,通过我的耳机,我的心便带回那段学生时代的回忆…
▼
高中毕业那会儿,我真正地放松了下来。在郑大的校门口,我无意间目睹了众多学长学姐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寻找家教工作。
每当家长骑着自行车前来寻找家教时,总有一群哥哥姐姐们被围得水泄不通,那种氛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热情的海洋。
勇气靠近,我注意到他们——
他们言之凿凿地描述自己的学术背景,提及其职业经历。在这无数关于自身的华彩陈述中,我却像一名默默无闻的看客。
面对一个个口才出众的竞争者,他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经验,将简历一叠叠地放在家长面前。而我,刚从高中毕业,毫无家教经验,没有那些闪亮的。
我被众人推挤着难以接近。只在一旁留心观察、听他们说的话语、理解一些要点。渐渐地,我开始理解他们的话术技巧,从中判断谁真的是需要的学生家长,而谁并不是。
经过一周的时间,我收到了家长的电话,获得了两份家教工作。
我曾问过一位选择我的阿姨:“为何您会选择我?”
张阿姨回答:“在众多简历中,你的简历特意折了一个角。”
(我回想起阿姨拿着厚厚一叠简历在校门口徘徊的情景,我勇气上前,轻轻折起我的简历一角:“阿姨,如果您觉得我可以的话,请给我一个机会。”)
还有赵阿姨告诉我:“你的优势在于独特的学习方法。另外你刚高考完,对知识点的理解应该更为深入。”她又补充道:“如果你愿意做满2小时的话,我会多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
(是的,我记得当时家教市场的时薪普遍较高。我无法与之竞争价格。于是我决定以“促销”策略吸引家长——买2小时送1小时。我想真正打动赵阿姨的正是我的这一促销策略吧。)
▼
四年前入职可口可乐做管理培训生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记得第二个年头有一段时间非常难熬。
我时常晚归回家甚至抱怨想要辞职,夜夜抽泣不止,老妈也为我心疼不已。
而我仿佛失忆般忘却了当时的种种艰辛与泪水。
我问老妈:“当时你支持我辞职吗?”
老妈说:“你哪里需要我等你的劝解?你一觉醒来就如打了鸡血般去上班了。”
我曾经在冷饮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切换时,每天处理着各种数据、报表和设备申请等任务。
那时我对Excel和系统并不熟悉,缺乏现调机的配套纸杯概念也令我头疼不已。更别说那些丢失的设备让我找得头昏脑涨。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们仓库里堆满了订购的纸杯甚至几个月都无需再采购。
在一个晚上11点多时,电脑三次重启后再次卡顿无法继续工作……那次我未完成作业。
我们追踪物料发货时遭遇下班时间冲突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傍晚结束后我还在全力以赴到全部物流。从公司的西北角奔至东南角。
虽然我很努力却未能获得直接主管的赞赏。
(这段经历是我在挫折中成长的重要篇章。其中的细节将在我的《我在可口可乐的日子》一书中详述。)
我所想表达的是:
虽然高中毕业时我的各方面能力并不突出但我以独特的思考方法和小细节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