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广告?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广告?

近日,《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为互联网广告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互联网广告营销的复杂多样场景,该《指南》以“可识别”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重要且坚实的举措,表现出强烈的行业指导性、实用性及前瞻性。

一、《指南》首先解决了商业广告定性与广告识别混淆的问题

此前,很多人对“广告”标识与商业广告的定性存在混淆。《指南》明确指出,是否显著标明“广告”,并非广告的判定依据。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对商业信息是否属于广告进行认定。《指南》强调,互联网广告的核心在于其可识别性,以确保消费者不会误解。

二、《指南》注重广告标识的准确性,并展现出实务的灵活性

对于广告标识的标注方式,《指南》要求文字标注应显著,语音提示应清晰。此举旨在确保广告在市场信息流通过程中信号更加清晰准确。《指南》强调,“赞助”“推广”“推荐”“AD”等并不能准确表达“广告”的含义,进一步明确了广告标识的重要性。

三、《指南》前瞻性地回应了AI生成时代的广告问题

面对算法和AI的快速发展,《指南》鼓励多种表明AI生成的提示方式,并鼓励行业进行正向探索。对于互联网商业产品中的算法干预自然排序、影响展示效果等现象,《指南》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强调在算法时代广告模式中平台法律角色的转化。

四、《指南》鼓励行业继续探索,寻求更好的广告可标识性解决方案

《指南》不仅要求互联网广告发布者显著标明“广告”,还鼓励标明广告发布者的身份。鼓励行业协会、互联网平台经营者等制定行业规范、自律公约等,以加强行业自律。

五、《指南》执法目标明确,同时展现包容审慎的态度

《指南》明确了竞价排名、种草广告、软文广告等执法查处重点。对于初次违反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规定的广告发布者,若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可以依法不予行政处罚。这一规定有助于规范处罚裁量,展现执法部门的包容与审慎。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广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