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世纪最长寒假”这一话题在朋友圈引起了热议。不少学校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寒假竟然长达44天,甚至有些学校要到过完元宵节才开学。孩子们欢呼雀跃,然而家长们却开始担忧:这么长的假期,孩子会不会彻底放飞自我,导致新学期成绩一落千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已经开始期待寒假的娱乐活动,如看动画片、约小伙伴、玩新游戏等。有些家长认为,寒假就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好好玩耍。如果完全抛开学习,很多孩子可能会在新学期后面临成绩滑坡的尴尬。
实际上,寒假正是“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家长们的适当引导不仅能让孩子玩得尽兴,还能让他们学得充实。如何平衡玩乐和学习,却是一门大学问。随着寒假的到来,孩子们仿佛挣脱了学习的枷锁,开启了休闲模式。有的孩子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吃喝玩乐度过一天。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希望孩子能自觉学习,但孩子们往往心思不在学习上。
教育的路上,家长绝对不能当甩手掌柜。如果自由过了度,孩子的人生可能会像脱轨的列车,渐行渐远。父母必须对孩子的教育负责,因为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还小,爱玩、爱偷懒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每到寒假,很多老师都会再三叮嘱:放假不等于放纵。孩子的自觉需要家长的和约束。我们可以在寒假开始前,与孩子“约法三章”,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一、寒假期间学习任务不能丢。很多孩子在寒假里完全放飞自我,丢掉了学习状态。研究显寒即便寒假是放松时间孩子也不能完全丢掉学习否则就会丢失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必要的。
二、作息规律不能乱。规律的作息是健康寒假的关键否则生物钟打乱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固定起床睡觉时间不能任由孩子随心所欲。
三、电子产品不能过度使用很多孩子会沉迷于网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应该减少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多陪伴孩子并和孩子商量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
真正的教育不是松开紧箍咒随孩子自由发挥而是用规则和陪伴去弱化人性中的散漫和懒惰自律最初肯定是来自他律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至少一位正确和严格引导的家长父母可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手把手指导孩子过上自律的人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运动以及坚持阅读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分阶段给孩子制定一个张弛有度的寒假计划让孩子在假期中既能休息好也能学习好。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寒假作息和学习计划充分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适当配合一些奖惩机制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