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AI在小红书的边界:一次惨淡的实验
在国庆假期前夕,我决定开启一场关于AI在小红书的实验。我的初衷是了解AI的当前发展水平,特别是其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此,我选择了KIMI这一工具,在小红书这一活跃用户众多的平台上进行实验。
我注册了一个新的小红书账号,并尝试使用KIMI生成所有的内容,包括网名、头像和个人简介。我发现KIMI生成的这些内容缺乏对小红书平台的深入理解。网名的选择显得不够活泼,个人简介也超出了平台规定的字数限制。
为了形成对比,我请同事参与了这个测试。她的小红书账号之前发布过财经内容,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我们共同制定了攻略内容作为发布策略。KIMI生成的内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标题过于冗长、emoji使用过多、信息陈旧且表述不准确。最终,我们的数据表现惨淡,新账号的粉丝数量寥寥无几。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深刻认识到AI在小红书爆款内容生成上的局限。AI生成的内容缺乏美感、价值感和网感,很难吸引用户的关注。尽管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缺乏创意和独特性,容易过时。AI生成的内容也很难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降低了成为爆款的可能性。
我也意识到AI在内容创作中的工具属性。虽然AI很难独立生成爆款内容,但它可以在内容创作中起到辅助作用。例如,自媒体从业者可以在AI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提高创作效率。一些商家可以通过AI生成内容来保持活跃度,接住搜索带来的自然流量。在小红书上,AI生成的内容虽然不会被推荐机制选中成为爆款,但也不会被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