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求助:双下肢肌萎缩,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明显
患者男性,39岁,于2022-08-31日门诊就诊。
主诉:双下肢肌肉萎缩,疼痛已达3年。
现病史:患者右部按压时感到右下肢肿胀痛麻感,左侧症状较轻。小腿肌肉萎缩处疼痛,不想走路,久坐后腰部后伸时有弹响。晨起后头发懵,且当夜间睡眠受到影响时,双腿痛感明显。双侧大腿部肌肉出现颤动。早在2年前,患者曾于上海华山医院手足外科接受治疗,当时的诊断考虑为双下肢源性损害。此后,于2021年7月又在北京天坛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均考虑为源损害,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查体结果:跟行受限,跖行、起跳、下蹲后起立尚可。左下肢胫前肌肌力三级强,右下肢胫前肌肌力三级弱。患者还患有白癜风病史。
患者曾多次接受肌电图检查及内科诊断,包括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检查中,EMG显示双腓肠肌头、双股二头肌头、双胫前肌、双三角肌呈源性改变。患者还接受了多处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结果显示胸椎存在多处问题,包括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曾于焦作市医院、济源市医院等多家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患者症状持续影响日常生活,故寻求更专业的治疗与诊断。
诊断与建议: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胸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胸11-12节段)以及白癜风。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及多家医院的诊治经历,建议收入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若决定手术,可考虑进行手术。鉴于患者已在多家医院按照内科疾病进行诊疗,但效果不明显,因此考虑胸腰段部位的脊髓损伤可能是导致其下肢临床表现的原因。
入院记录:患者因右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行走不稳3年,加重1年而入院。现病史中详述了患者的症状进展及多家医院的诊治情况。查体结果显示双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异常,以及白癜风等皮肤表现。
入院后进行了系列检查,包括X线、CT、MRI等,结果显示胸椎存在多处问题。经过组内讨论,认为患者的临床表现系由胸11-12椎间盘突出及黄韧带肥厚导致的椎管狭窄所致。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及可能效果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
于2022年9月6日,在全麻下为该患者实施了后路胸11-胸12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诉双下肢不适症状已有明显缓解,双足背伸力量也较术前明显好转。
后续将继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及物治疗。
后续治疗与观察:患者已进行手术治疗,现处于术后恢复阶段。将持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功能恢复、肢体力量及感觉的改善情况等。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治疗及物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我们将竭诚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关怀,以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