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2日的私募行业动态中,东方港湾的领头人但斌公开发文,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近期,围绕但斌所管理的私募机构及其投资组合,尤其是他对英伟达和"DeepSeek冲击波"的长期看好,市场上的讨论十分热烈。
作为过去两年私募主动投资的领军人物,但斌一直坚信并重仓包括英伟达在内的海外科技股,其对于英伟达的高仓位投资,并叠加杠杆工具,体现了他对芯片龙头股的高度预期。
在技术角度,但斌针对DeepSeek的火热现象作出了回应,并就与之相关的三大投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第一个疑问关注于团队在面临算力限制的情况下,仍能研发出领先的AI大模型,是否意味着AI的进步不再需要算力。对此,但斌认为算力需求会因DeepSeek的成果而增加而非减少。
第三个疑问则是关于模型的降本与平权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与风险。但斌在文章中指出,成熟AI模型的降本与平权是过去两年的大趋势,而DeepSeek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他进一步阐释了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即创新、跟随和降本。他以创新与仿制、特斯拉与电动车等为例,强调了探索者与跟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得益彰的关系。
对于AI的普及和推理需求的增加,但斌表示这是算力的主场。他提到推理模型成本的迅速下降,预示着Agent应用生态的快速到来。
他还引入了杰文斯悖论的概念,即在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后,资源消耗总量反而可能增加的经济现象。这一理论在AI模型的应用中也可能发生。
对于CUDA的未来地位,但斌持有信心。他举例说明了一些公司在尝试将CUDA代码迁移到其他技术平台时所面临的性能损失和适配成本等问题。他相信CUDA的壁垒不会被削弱。
但斌还指出了随着技术发展,大模型企业在商业模式上面临的挑战和投资机会的涌现。DeepSeek的出现便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AI科普,并在模型能力和推理成本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DeepSeek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发现了一种利用强化学习训练的大模型进行蒸馏的方法,从而生成包含“思维链”的样本数据,对小模型进行监督微调。这种方法的发现为AI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会。
但斌的看法和观点都体现了对AI领域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分析和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DeepSeek的崛起不仅为AI领域带来了一次科普盛宴,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和挑战。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便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