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句句不提风句句都是风

句句不提风句句都是风

我家二宝已踏入学堂,初尝一年级的生活。前几日接他放学归家,恰逢风起。小区内一丛翠竹映入眼帘,虽是寒冬,却依然绿意盎然,生机。风儿轻轻摇曳着竹林,我儿脱口而出“入竹万竿斜”。

此情此景,令我惊喜不已。这学未白上,这诗亦未白读。那“入竹万竿斜”的诗句,源自唐代李峤的《风》。作为陪伴阅读的母亲,我自然也熟读此诗。能被选入一年级语文教材,必有其独到之处。

风之韵

唐 李峤

秋风扫落叶,春光映花潮。

江浪千尺过,竹影万竿斜。

此诗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无需过多解释。其妙处在于描绘风,虽仅四句二十字,却句句写风,却又将风的千种姿态尽收其中。

先述三秋之风,黄叶纷飞中与树枝作别。再写二月春风,柔和中吹开羞涩的,裁剪出细柳之叶,更将风筝送入云霄。

前两句描绘了风的温和之态,而后两句则展现了风的狂放之姿。它能翻江倒海,掀起千尺巨浪;穿过竹林,使万竿修竹倾斜。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其作品对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他与王勃、杨炯等人相接,并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除了广为人知的《风》之外,李峤还有另一首写风的诗作,同样字字不提风而描绘风的魅力。

风之歌

唐 李峤

落日余晖映蘋末,风吹山林摇远林。

似凤舞兮花疑动,如龙吟兮入竹林。

月影舞动临秋扇,夜静松清响夜琴。

若至兰台之下过,还似拂过楚王襟。

此诗生动地展现了风的魅力。夕阳下,风吹过山林与枝叶;风儿摇曳如凤舞龙吟。明月如佳人秋扇般轻摇,夜晚的琴声随风而动。仿佛来到兰台之下,能感受到南楚王衣襟的拂过。

此首《风》更富有想象力与浪漫色彩。通过描绘夜晚的琴声与月光,为诗增添了几分朦胧与寂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除了这两首《风》,诗词中还有许多关于风的描写。如“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柔风,“北风利如剑”的苦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的秋风等。这些诗词让孩子在读书中大胆想象。

诗词的熏陶让生活不仅充满烟火气,更增添了一份诗意与美好。饱读诗书的孩子能从诗词歌赋中领略万里山河的壮丽。

就如楼下风吹竹林之景孩子不会简单形容为“风好大”,而是脱口而出“入竹万竿斜”。读过诗词的心灵向往的是更广阔的天地读过诗词的眼睛看见的是更美好更有诗意的世界。


句句不提风句句都是风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