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学校》乃一篇韵味独特的散文诗篇,其文虽看似简单易懂,实则饱含深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亦是一大挑战。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此篇佳作,同学们宜边读边想象文中所述的场景,以体验泰戈尔笔下的那份童真与童趣。
散文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集诗的诗意与散文的灵活于一体。此前的文学课中,我们所学习的“童话”、“寓言故事”同样也是不同的文学体裁的佳作。
提及泰戈尔这个名字
一、生字词的学习
“假”字为多音字,念第三声时组词如“真假”、“假如”、“假设”,而念第四声时则有“放假”、“暑假”、“假期”等词组。请注意此字的笔顺,特别是中间部分的书写顺序:横折、横、竖、横、横。右半部分不要误写为“口”字。而“落”字则是上下结构,切勿混淆为左右结构。
再如“舞”字中间部分需为四竖,各竖之间需保持紧凑与等距,第三笔的横画则需稍长一些。而“罚”字为上下结构,其部首在字的上半部分,并非左右结构。
“互”字为独体字,其部首即第一笔的横画。“臂”字则属于上展下收的生字类型,其上半部分略宽于下半部分,需注意下半部分并非“月”字,且第一笔为竖画。
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短语也是极好的习惯,如“湿润的东风簌簌地响”,这类短语既能丰富语言积累,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课文的学习
初读此篇课文后,同学们是否会有种感觉——文章真美妙!但往往难以言表其具体内容。这时,我们就需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以理解其核心内容。
各段落的大意如下:
第一部分(第1、2节):描述了当雨落下时,花儿们在绿草上欢快地跳舞。
第二部分(第3至5节):描绘了地下学校中花儿的日常生活以及它们对雨天的期盼。
第三部分(第6至9节):讲述了花孩子们急切回家寻找母亲的故事。
在分析课文的我们还可以进行句子练习。例如第8自然段中的两个反问句可改为陈述句,以便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改为陈述句:1)你清晰地看见他们急急忙忙要去的方向。2)你明白他们为何如此急切。
对于如此优美的课文,同学们应当多加朗读。建议大家每天早晨起床后朗读课文30分钟(视个人情况而定),就如同我在求学时期所做的那样。预习时也请同学们踏踏实实,不要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既然决定预习、决定学习,就应竭尽全力以求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