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吉林市的美食重生:餐馆再次弥漫炊烟气息
在这热闹的厨房之外,老板朱轶楠在店前热情地招待着顾客。他提醒大家扫描健康码,并保持安全距离就座。他向顾客解释道:“即使隔着桌子,也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
石洪宇摄图:这家餐馆位于吉林市厦门街的繁华地段,该地区汇聚了许多餐馆。自从吉林市下辖的市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后,当地加强了防控措施。
吉林市在5月7日之后强化了餐饮业的管控,规定每桌就餐人数不超过3至5人,且需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许多餐馆因此选择提供外卖服务。
由于食客数量减少和防控措施的实施,厦门街的餐馆大多选择了自主关店。朱轶楠回忆道:“关店后我常常回来检查水电气,灶是凉的,整条街都显得冷清。”
石洪宇再次摄图:烤牛肉店的厨房再次繁忙起来。随着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宣布,6月7日当地城区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部分防控措施逐步解除。
同在“厦门街商圈”的香香煎粉店也在12时准时开门。老板杨柳在8日便已复工。“我进行了两次细致的消杀工作,还有周围商铺的朋友过来捧场。”
杨柳感受到食客们的热情回归,复工首日堂食销售了120多碗煎粉,外卖售出100多碗。为了感谢回头客,她还免费赠送了一些烤肠和茶叶蛋。
食客李阳表示:“在家憋了这么久,终于又能品尝到熟悉的味道了。”他用完后还为家人打包带走了一份。
杨柳预计,随着时间推移,营业额将逐渐恢复。“目前外卖订单数据表现不错。”
实际上,外卖骑手在维持城市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较为严峻的5月28日,当地对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的外卖骑手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杨壮便是其中一位忙碌的骑手。
杨壮表示,自餐饮业复工以来,他的订单量大幅增加。“一天要送近30单。”他送餐的品类多种多样,从麻辣烫到中餐、肉串、炸鸡和西餐都有。“忙碌是餐饮业复苏的好兆头。”
来自湖北的创业者杨晋浩经营一家原始烤肉店。他对吉林市目前的复工情况感到高兴。“看到两个家乡都恢复了正常生活,我们这些在吉林创业的老乡都即将复工。”
按照杨晋浩的计划,他的店铺将在两三天后重新开业,老乡们也会到场庆祝。
如今,餐饮业经营者们期待着这个夏天的天气。“从经验来看,少雨的天气会让出来消夏用餐的顾客增多。我们期待这样的好天气能持续下去。”朱轶楠满怀希望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