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校园网夜间服务调整的背后
据官方信息显示,安徽农业大学在5月14日发布了一份关于《信息化服务高频问题回复》的通知。针对其中“校园网夜间12点断网”的问题,学校表示,考虑到周末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使用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深入调研,以便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一步调整措施。
安农大解释说,实行晚上12点断网策略,是从全校学生管理和健康角度出发。频繁使用网络会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断网举措还有助于维护宿舍秩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对于特殊时期的情况,学校信息化办公室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现今不少国内高校均实施了校园网夜间断网措施。事实上,过去也有高校尝试过“试运行”夜间不断网的。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2022年5月该学院实行了《关于学生宿舍实行夜间不断网(试运行)的通知》。根据学校第八次学生代表的提案,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近期对学生宿舍的校园网进行了夜间不断网管理试运行。期间,学校呼吁学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而回望过去,如中南财经大学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校曾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无限网络”时期后,重新回到了晚间断网的时代。学工部对此次调整做出了三方面的考虑:一是部分学生牺牲睡眠时间上网影响了学习状态;二是网络“夜生活”可能对寝室其他成员造成影响;三是间歇性中断校园网有助于网络维护和修缮,从而提升校园网质量。
夜间断网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指出,部分学生白天课程繁多,晚上需要利用网络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断网制度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部门任务的完成度。有些同学认为这不利于夜间交流和信息传达。对于那些喜欢“夜生活”的学生来说,晚间断网制度可能不会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
在国际比较中,高校的夜间制度与国外学府存在差异。如清华大学每晚要求学生熄灯且网络监控严格,而麻省理工学院(MIT)则提供较为宽松的网络和电力环境。这种差异背后反映的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和资源分配的不同。大学生面临的处境和学习氛围导致网络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而校方的断网可视为在这种背景下的一种权衡。
高校校园网的夜间服务策略是一个涉及学生健康、学习效率、工作需求、学习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议题。各高校在制定相关时需综合考虑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以寻求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