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产品制造的卓越品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品质源于精细的工序”。这意味着在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工位都需要对自己的品质项目负责,确保不产生任何不良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人员(Man)方面:
(1)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使他们能够熟练执行标准作业。
(2)质量意识:当出现不良品反馈时,作业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如果这样的产品流入顾客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是确保生产过程品质的根本。
设备(Machine)与机械方面:
(1)正常运转:设备、机械以及工具等需保持正常运转状态。
(2)日常维护:制定电极、刀具等的更换标准,并定期进行设备油量、温度、磨损状况等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修。
材料(Material)方面:
(1)材质把控:对材料的质量、精度和形状进行严格把控。
(2)预检工作:在使用前进行细致的检查,以避免对后续加工、焊接、组装等环节造成不良影响。
方法(Method)方面:
(1)作业标准:遵循明确的作业标准。
(2)日常检查与异常处理: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并制定异常处置流程,以迅速控制不良品在最小范围内。
(3)预防再发:采取持久对策,防止不良品再次出现。
(4)后工序控制:确保一个不良品都不流入后工序。
环境(Environments)方面:
(1)基础管理:5S管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2)特殊要求:某些作业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必须确保环境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