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诗词,有时我们会发现那些美妙诗篇中恰到好处的留白,令人回味无穷。诗中的意蕴,无需过多注解,便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余韵。这种极致的美的体验,妙不可言。
提及这句诗的出处,它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西洲曲》,这部作品被徐陵编纂于《玉台新咏》之中。
西洲曲之思
西洲桥边忆梅思君,折梅欲寄江北情深。春日里,单衫映衬杏子红,乌黑发髻如鸦雏色。
西洲何处寻?双桨划过桥头渡。日暮时,伯劳鸟飞鸣,风儿吹动乌臼树。
树下即是门前地,门内翠钿显露情。开门却不见君至,只得出门采红莲。
秋来南塘采莲忙,莲花高过人头顶。低头弄莲心如水,莲子清透怀中藏。
将莲子藏于袖中,莲心红透似君心。思君不见君至归,抬头望见西天鸿。
鸿雁飞满西洲地,登楼远望盼君至。楼高望远仍不见,独倚栏杆尽日愁。
栏杆环绕十二曲,垂手明玉映日光。卷帘天高任鸟飞,海水摇绿空荡漾。
梦悠悠如海水般深广,君之愁与我心同悲。南风若知我心意,愿吹梦到西洲畔。
全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位女子从春暖花开到秋风萧瑟间的深深思念。通过一系列生动场景和细腻描绘,展现出女子对爱人的真挚情感和无尽的等待。
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为引子,情感如涓涓细流般展开。春日里红衫与乌发相映成趣,而秋来采莲之际更是寄托了深深的思念。南风轻拂,仿佛将女子的心声带至远方爱人的耳旁。
诗中留白之处,如同一幅画中的空白画卷,让人心生遐想。每一句词句间流露出的情意绵绵,如同一幅无声的画作,令读者为之动容。
李煜的词作在初时直白而深情,如同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而当他身处汴京后,情感愈发深沉含蓄。他的词作常常令人感到那深沉的悔恨和无尽的忧愁。
忆故国之情
浪淘沙令之悲
帘外雨声潺潺不断,春意阑珊却难留人。薄被难耐五更寒气。梦中不知身在异乡为客,一时的欢愉却是短暂的。
独自凭栏莫回首往事,无限江山触目伤怀。离别容易再见却难如登天。流水落花春去也难留,天上人间已是两重天。
“梦里不知身是客”透露出的悲伤如一晌贪欢的回忆,“流水落花春去也”勾勒出往昔与现在的对比与怅惘。
李煜的词中留白之处,仿佛电影的结尾留下了一个背影和黯然失色的光线。这种无言的惆怅与无尽的遐想交相辉映,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心绪与感慨。
诗词之美在于其恰到好处的留白与言浅意长之处。它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诉说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