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电缆概况
电缆型号:YJV22 – 4×95 + 1×50,总长386米。在95米处发生了故障,具体表现为配电柜跳闸后无法重新合上。经过初步判断,故障类型为A相短路接地故障。
二、检测过程与定位
在配电柜跳闸后,我们采用了专业的绝缘电阻测试设备,对电缆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发现A相的绝缘电阻异常低,因此初步判断存在短路接地故障。为了精确找出故障点,我们采用了脉冲反射法。通过向电缆中注入低压脉冲信号,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和传播速度,我们计算出故障点的大致位置。我们还使用了电缆综合测试仪来确认电缆的埋设路径和深度。经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确定了故障点位于电缆的95米处。
三、现场勘查与原因分析
在现场,我们对故障点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发现电缆的外护层有明显的破损,A相导体直接与大地接触,导致了短路接地故障。进一步检查发现,破损处有明显的外力挤压痕迹。由此,我们推断故障是由于电缆路径上的施工活动导致的。由于施工过程中对电缆的保护不够,建筑垃圾挤压了电缆的外绝缘层,导致了外护层的破损。
四、处理措施与建议
针对此次故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故障点进行了修复,清理了破损处的杂物和氧化层,然后使用专用电缆接头进行连接,并进行了绝缘和防水处理。我们在电缆沿线上增加了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在附近施工时注意保护地下电缆。我们还建立了定期的巡检制度,加强对电缆线路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五、总结与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