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深入探访,记者发现羽绒原料的上涨成为了这一反常现象的背后推手。在汉正街从事服装批发的刘强反映,他所合作的代加工厂出现了交货延迟的情况,羽绒原料的价格竟然从淡季的十几万元每吨一路飙升到了三十多万元每吨。这种情况让许多代加工厂面临库存不足的困境。武汉盘龙城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老张也证实了这一趋势,羽绒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六成。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行情呢?经过进一步了解,记者发现,由于的影响,今年羽绒服的生产周期被压缩,加上工人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导致上游生产端面临巨大的压力。终端卖场为了加快销售,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这种策略也导致了批发零售市场的紧张情绪,不少商户在门口出“羽绒服有货”的字样,但实际上受到上游供应紧张的影响。
在实体卖场降价的线上销售情况却呈现出另一种趋势。据一知名服饰品牌销售经理分析,由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以及实体零售端的复苏需求,品牌端对产品的定价和销售端进货选择时的价格倾向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羽绒服市场更加复杂多变。
未来的市场走向仍然难以预料。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颜值的羽绒服。目前市场上高端款品类有所减少,但未来是否会推出更多高端款式以及价格走向如何变化还需观察。羽绒服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