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自己建的群删除并退出

自己建的群删除并退出

学校和老师为了与孩子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推动孩子成长,通常会创建一个家长群。这个群通常用于老师发布作业和通知,家长则负责监督和协助孩子完成。

原本,家长和老师在这个群里有明确的分工,信息的交流也变得十分方便,双方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业共同付出努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家长群”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双方关系的枷锁。

不少家长私下里抱怨,现在的家长群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负担,甚至比工作还要让人心累。甚至有些家长表示,等到孩子毕业后会立刻退出群聊,一刻都不想多留。

有些老师担心学生在学校没有记全作业,回家后无法及时巩固和复习,所以会在家长群中再次发布作业,以提醒家长尽量陪伴和监督学生完成。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和老师还会各种活动,给学生们留下课堂外的任务,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探索世界。

这些活动的本意是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却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少麻烦。由于孩子年纪尚小,需要家长陪伴和帮助完成任务。于是,这些任务逐渐被异化为家长的作业。

家长们每天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们还需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并帮助孩子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做手工、画画、摄影等,家长需要配合购买材料,这些材料只用一次就被闲置在角落积灰,实在很浪费。更重要的是,家长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家长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老师向家长传达信息,然而有些家长不自觉地在群里闲聊,将其当作“自家客厅”。这令其他家长感到十分困扰。群内攀比现象也愈发严重,如讨论过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等。虽然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是正常的,但攀比礼物的价值就有些过头了。这种风气会给部分家长带来压力,也会让班级群变得不正。

有些老师为了省事,将批改作业的工作推给了家长,甚至试图“”家长。如果家长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有些老师会在群里点名批评。这不仅让家长们感到尴尬,也了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

许多家长都有怨言。毕竟教育孩子是老师的工作和职责,老师不能因个人原因来要求家长承担全部教育责任。在群里互相攀比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比如比学习、比成绩、比家境等,这带来了一股不良风气。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家长群应该是沟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的地方。但很多家长不遵守规则,导致家长群的实用性越来越低,逐渐变成了攀比和炫耀的群聊,这也让家长们感到厌烦。


自己建的群删除并退出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