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面议”常常意味着最终给出的薪酬可能低于应聘者的预期,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企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使用“面议”可能是策略性的。他们可能设定了一个较低的薪酬范围作为底线,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在初期就暴露真实的薪资预算,以便在后续谈判中有更多回旋空间。其次,对于使用“面议”的岗位,企业可能本身就没有明确的薪酬标准,或者该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不够清晰,导致难以确定一个合理的薪资水平,因此只能留待面试时再定,而这时企业往往倾向于给出一个较低的数字作为起点。再者,部分企业可能希望通过“面议”筛选掉那些对薪资要求过高的候选人,从而简化筛选流程。最后,面试官在谈判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底线和依据,有时会不自觉地给出一个低于市场水平或应聘者期望的薪资,因为避免给出过高薪资的动机通常比争取更高薪资的动机更强。因此,当遇到“薪资面议”时,应聘者需要更加谨慎,做好充分的薪资调研,明确自己的底线,并在谈判中保持专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