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登山难度系数排行

登山难度系数排行

当你在探索攀登世界时,常常会看到攀登者对路线的难度进行定级。例如,攀登者、阿左等人完成的峰路线“加冕之路”会被定级为TD、AI4等。本文将为你解析这些定级的含义,助你更好地理解攀登难度的多个角度。

一条攀登路线的难度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攀登时间、长度、攀岩难度、冰壁情况等。为了描述这些不同因素造成的难度,有多种难度等级系统被使用。攀登者为了全面反映一条路线的难度,会选择使用多个等级系统来并列描述。你看到的等级描述如V/M4/AI2+等,实际上是对这条路线不同难度的综合反映。

以阿妣峰攀登路线“结业考核”为例:

V:表示这是一条需要多日攀登才能完成的路线。

M4:说明路线中有一些接近垂直的路段,需要干攀技巧。

AI2+:表示60°的冰壁,技术好的攀登者使用一只冰镐即可完成,但此路线属于AI2级中较难的。

Rock5.9:代表路线中最难的攀岩部分是5.9级,这个级别适合大多数周末攀岩者。

Snow50°:指路线上的雪坡坡度。

1100m:表示这条攀登路线的长度。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许多等级系统用于描述攀登难度,如约塞米蒂小数点系统(YDS)、混合地形攀登分级、攀冰难度分级以及国际法文文字等级系统(IFAS)等。每种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评估标准和难度划分。

参考资料:

《登山圣经》附录等级系统由登山协会编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百度知道关于攀岩难度系数的解释。

百科关于攀岩等级的词条。

网站关于攀登难度的介绍。


登山难度系数排行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