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产品从其诞生到应用,都有一套既定的规范来指导,紧固件亦如此。
对于紧固件,其表面处理遵循标准GB/T5267.1-2002,此标准涉及螺纹紧固件电镀层的相关内容。此标准与国际ISO4042-1999标准紧密相连,为螺纹紧固件的电镀层设定了明确的指导。
紧固件进行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其蚀的能力,从而增加其在各种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评估其质量的主要标准是耐腐蚀性能,同时外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要评判紧固件电镀层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 外观审视
紧固件表面应呈现出均匀的光泽,无漏镀、脏污、孔隙、等缺陷。镀层应附着良好,不得有剥离、烧焦等现象,且表面不得有灰暗、起皮、结皮等状况,条纹和麻点也要尽可能少。
2. 镀层厚度
镀层的厚度直接关系到紧固件在大气中的耐腐蚀性能。虽然厚一些可能更能提高耐腐蚀性,但过厚的镀层可能会在安装过程中造成螺纹干涉。一般建议的镀层厚度为4~12um。热浸镀锌的标准平均厚度和最小厚度则有所不同,具体数值需参照相关标准。
3. 镀层分布
不同的沉积方导致镀层在紧固件表面的方式不同。在电镀过程中,镀层金属并不会均匀沉积,特别是在转角和螺纹部分。而在热浸镀锌中,镀层的分布则与之相反。机械镀的镀层分布更倾向于热浸镀,但更为均匀且光滑。
4. 氢脆现象
在紧固件的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电镀过程中,表面可能会吸收氢原子并产生氢。这些氢在紧固件受到应力时可能引发氢脆,导致紧固件断裂。为了消除这一风险,紧固件在镀后需要进行烘烤,使氢从镀层中渗出。对于机械镀锌的紧固件,由于是非电解质的,氢脆的风险实际上被消除了。因此热浸镀的紧固件很少发生氢脆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