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加入铁道兵时,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在海拉尔北站,我每天都要挖掘电缆沟。听起来可能并不困难,但真正做起来,比想象中要辛苦得多。海拉尔地势高,气候恶劣,挑战人的极限。这里海拔在609米至779米之间,位于内陆断陷盆地,干燥寒冷,空气稀薄。对于刚刚来到这片土地的新兵来说,适应这里的环境是个巨大的挑战。
每天的任务是挖掘电缆沟,标准任务量是9米。看似不多,但实际上需要挖掘的沟深达1.2米,宽0.5米。每一米的挖掘都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沟里有各种“陷阱”,有些地方土壤坚硬,难以挖掘;有些地方则是的沙土,挖掘时土体会塌方,需要格外小心。
老兵们看似轻松自如,他们用洋镐熟练断根。而我们这些新兵,每当遇到难以处理的土壤时,比如松树根,洋镐就不那么管用了。我们必须用锯子一点一点地锯断,进度缓慢。每天的任务量对我们来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工作。我逐渐掌握了“借力使力”的技巧,学会了用最小的力气完成最多的工作。慢慢地,我的进度开始迎头赶上,甚至有时能超越那些老兵。
在班务会上,老兵们讨论任务完成情况,领导表扬了我进步大,这让我感到既高兴又感慨。那种从落后到追赶上的过程,真的很有成就感。
值得一提的是,后勤与前线的待遇差异很大。后勤仓库连队的伙食费远低于我们的前线施工队伍。即使面对这样的差距,前线的艰苦生活仍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我们依靠节省的口粮和汗水,才勉强支撑下来。
为什么铁道兵的任务如此艰难?这是因为我们背负着时代的责任。每一锹土、每一根电缆,都代表着发展的需求。我们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在为的建设做出贡献。即使条件艰苦,即使生活不易,我们从未放弃。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是为的未来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