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流对的伤害主要分为和电伤两大类。是绝大多数死亡的主要原因。电伤则指的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造成的伤害,其表现包括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以及机械性损伤等。
电流对的危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电压高低、频率以及电流通过的途径、电阻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其中,交流电频率在50~60Hz时对伤害最为严重,而电流从左手到脚是最危险的流通路径。
对电流的感知和摆脱能力也有所不同,通常男知电流为1.1mA,女性为0.7mA;男性摆脱电流为16mA,女性为10.5mA。
电阻主要由内部和皮肤表面的电阻构成。电阻大约在1000Ω到2000Ω之间,保守估计可按800Ω计算。
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为预防直接接触触电,可采取安全电压、绝缘、屏护、间距和电气隔离等技术措施。而对于间接接触触电,则可通过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漏电保护器来防范。
当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室内人员需保持至少4m距离,室外人员则需保持至少8m距离,同时需穿绝缘鞋以确保安全。在雷雨天气下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戴绝缘鞋,并使用非导电工具,避免靠近避雷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安全电压虽然属于低压范畴,但并非所有低压都是安全的,安全电压等级包括42V、36V、24V等。
电气安全用具分为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绝缘安全用具可进一步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能够长时间承受工作电压,并能在该电压等级内产生过电压时保障人身安全,如绝缘棒和绝缘夹钳。辅助安全用具则主要用于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保护作用,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这些安全用具都需要定期进行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
保证电气安全的措施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等,而技术措施则包括停电、验电等。使用高压验电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前应在已知有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以检验验电器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