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观念演化的五个过程

2025-04-1813:43:20综合百科1

文章由 CTR洞察 撰写。

随着2024年的落幕,其留下的启示依然深远。在这一年里,“低价为王”的观念虽盛行,却难以掩盖需求驱动的创新力量。市场的局部演变正在逐步引发结构性增量的趋势。我们可以观察到,市场背后的“性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轨迹可循。

从消费者的极简态度到复杂的情绪价值,从“轻决策”的心理到陪伴式的场景渗透,市场的进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式博弈,更深刻地反映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社会情绪的变化。CTR将用五个洞察解读这些背后的力量,并展望未来的可能趋势。

一、“局部痛点”定义权

在细分市场争夺战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智供求关系成为焦点。这些争夺实际上是对局部痛点的发掘和定义权的争夺。消费者需要产品过硬、价格美丽、情绪拉满的产品。他们虽然更节省,但也愿意为某些需求付出更多。这些复杂需求让场景和人群的创造性配置成为重新定义市场的契机。例如工作场景消费的增长,带动脆皮打工人的流行;下班后的自我犒赏需求也让运动充能的需求浮现。局部痛点越具象、越强烈,一个场景的建立就越有意义。广告市场的新增投放品牌数量增长明显,媒介配置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身心成本”优化

不只是企业忙着“降本增效”,消费者端也在进行一场成本。“轻”成为消费与营销市场的关键词。消费者对心理和身体负荷的高敏感度表现为对轻量化需求的追求。从食品到日化,极致干净的配料表成为标配。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眼即信任的产品,广告市场也呼应了这一趋势,传播当量背后是对消费心智的深刻洞察。消费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全面优化消费者身心成本的新时代。

三、低价终局?

虽然快消品的价格出现了相对更快的滑落,但我们判断低价虽为永恒需求,绝非市场发展的终局形态。低价带动增长的最大赢家是仓储会员店和折扣店,它们精准切入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创新驱动的高价品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低价的需求或许永远存在,但消费者的终极满足并非仅由价格定义,价值才是决定市场格局的关键。

四、渠道的本质:触达好产品

渠道进化的本质不是筛选出效率最高的购物方式,而是要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景下都能触达好产品。线下渠道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线上,而且呈现反弹趋势。折扣连锁店、仓储会员店等业态在反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聚焦变为弥散,他们更专注于自己触手可及的生活状态。品牌需要加倍努力在消费者心中刷足存在感,通过更精细地理解消费者的生活轨迹,找到特别的触点,提供贴近日常的高频互动。

五、心智博弈升级:忠诚与常想起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