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自古负心读书人,薄情总是

自古负心读书人,薄情总是

情之一字,在文化中最是动人心魄。那些婉转流淌的诗词歌赋,皆因情而生,因情而显其韵味。

何为情?情是心的温度,是生命的热度。

《世说新语·伤逝》中载,竹林七贤的王戎儿子离世,山简前去探望,看到王戎悲痛欲绝。王戎回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道出了情的三种境界。

对于薄情,它并非无情,而是达不到有情的程度。就像古人所言: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南怀瑾曾说,“报德者寡,报怨者多”。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痛苦的人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关于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古今皆然。对此,诸葛亮曾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贯四时而不衰。”做人应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不为荣辱所动,始终保持道义。

至于深情,它像阮籍等人的真情流露。何为深情?看看古人便知。对于亲情,深情是阮籍在母亲去世后的悲痛欲绝;对于活着,深情是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真挚情感;对于友情,深情是竹林七贤间的信任与思念;对于爱情,深情则是那永恒的遗憾与挂念。这种深情,就如同木心诗中所述的认真生活。


自古负心读书人,薄情总是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