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你是这样,如今你仍旧如此
秦人旋律重现
这支歌源自前苏联女中音的演唱,曲中诉说着一段恋人重逢的故事。昔日的小伙子误解了姑娘的心意,冲动之下发起了脾气。姑娘却只能含泪诉说:“你的忧愁、你的不快、你的痛苦都不应该,我心灵为你敞开,只为你一人而开。但你却视而不见,负气转身离去。你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心爱。”女中音的独特魅力让这首老歌更加动听动人。每次听到这首歌,我总会责怪小伙子的鲁莽,同时又羡慕他得到的关心和爱护。然而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已不适合插手这种“猫戏狗追——管得多了”的事,按理来说应该是无动于衷。然而这首歌的旋律令人难以忘怀,其主题更是引人深思:一个人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他的笑容、举止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样子。
这支歌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幽怨和哀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种情绪却常常让我感到内疚。这并非是我多管闲事,而是因为我无歌中所描述的那样始终如一。即使我知道以“从前”为背景的许多事物是珍贵的、美好的、值得怀念的。
我们再来谈谈书籍。理论上讲,许多经典之作百读不厌,每一遍的阅读都能带来新的领悟。有的书呆子在临终前牵挂的不是家人,而是他珍藏了一辈子的孤本。我曾深爱着巴尔扎克的作品,喜欢他的风趣、从容不迫以及他近乎奢侈的描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尔的本堂神甫》如今已无法吸引我继续阅读。托尔斯泰也曾让我着迷不已,《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在四十岁之前总是让我爱不释手。但如今无论是玛丝洛娃的眼神还是卡的耳朵都无法再引起我的兴趣。起初我以为是时间不够,但后来发现即使是短篇作品也无法提起我的兴趣。马克·吐温和里柯克的幽默小品本应是轻松愉快的文字,但现在读起来却不再那么逗趣轻松了。兰姆的作品更是需要闲情和定力才能阅读下去。
近来我总是在书架中寻找新的发现,一天在书架的死角找到了一本介绍德语作家散文的小册子,其中收录了《奶酪上的小孔是怎么来的》、《谁来喂这些鸽子》等充满灵性的文字。然而这本“旧爱”也只是翻了几页就被束之高阁了。我恍然大悟,要了解自己是否改变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读一本曾经深爱的书。从阅读时的感觉就能判断出自己的道德观、价值取向、性格、兴趣爱好等是否发生了变化。
四年前我因妻子失眠加剧而搬离了原本的住所因为那里嘈杂喧嚣的夜生活影响到了她的休息我开始了夜出早归的“留守”生活每天晚上以书籍为伴竟也不再感觉异常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从最初最不喜欢的书籍开始渐渐过渡到更高层次的书籍甚至连名著也无法幸免虽然我并不心疼但也感到有些奇怪也许是我突然领悟到人生苦短这些书已经无法再读到它们“有”或“没有”其实并无区别唉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我了。这让我想起了林黛玉焚稿的情节也许这是可信的而且是一种令人心动的行为至于“葬花”则多半是曹雪芹的自作多情虽然场景如诗如画但已不再打动我。
再提及那首让我惭愧又感动不安的老歌吧虽然网上无法下载MP3格式但可以在线欣赏仔细品味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既非也非他们的声音各有特色但这位歌手的演绎则饱满清亮、珠圆玉润且极具磁性非常适合演绎这首如怨如诉的歌曲钱钟书曾说:“觉得鸡蛋的味道不错就够了无须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这句话富有哲理我一直铭记在心但我仍然想弄清楚这位无名氏歌手究竟是谁?
这段时光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时光与人的关系亦使我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也许人们不应该试图抵抗时间的影响而应该学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找寻自我并珍视所拥有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无论时间如何改变我们自己或者我们所珍视的事物它们的本质与价值始终如一正如那位歌手所唱的那支老歌所传达的那样:“你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