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确定志向,确定志向才能心无旁骛,心无旁骛才能冷静从容,冷静从容才能安于现状,安于现状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每样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接近于“道”了。
追求学问之道,重在明理修德,重在关爱民众,重在追求至高无上的完善境界。只有明确了目标所在,方能确立坚定的志向;有了坚定的志向,方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内心平静后,方能心安理得地面对生活;心安理得后,方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后,方能有所成就。世间万物皆有本末,万事皆有始有终。若能明白事物的先后顺序,就离道的境界不远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是不要自我欺骗。要像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排斥恶行,要像喜爱美好的事物一样追求善行。这就是自我约束的表现。君子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谨慎。
所谓必先治其国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也。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治理的前提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个不能教育好自己家庭成员的人却能去教育他人,这是不可能的。君子会先从自身做起,进而将这种推广到层面。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一个正确的方法:生产的人要多,消费的人要少;生产的速度要快,消费的速度要慢。这样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积累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