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爱育人,国防之根本
追思纪念二
教育,是根植于人心的神圣之树,它代表了的百年大计,的依存。宣公上人以无比的睿智和勇气,一针见血地剖析:“教育就是最根本、最彻底的国防!”于今世更显见其意义之深远了。
在喧嚣的都市中,我曾目睹一名初转学来的学生诉说着她曾经的困扰。打架、捣乱、甚至与为伍,几乎成了她学校生活的常态。而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有时不得不亮出,警告学生不要捣蛋。父母呢?或是坐视不管,或是无能为力,甚至以的心态对待子女,父慈母爱的天性荡然无存,怎能不令人心滴血?
这位女孩,眼中流露出诚恳的神情说:“我来这个学校是因为我想受好的教育,因为受好的教育很重要!”如此赤子的心声,令人百感交集。
“教育”二字,在人心中,是无比神圣的。宣公上人为唤醒人类沉睡已久的道德、良知,从而栽培品德高尚的卓越青年,毕生努力。他强调办教育的目标,是要挑选聪明有智慧的人才,同时也要想办法开启那些愚痴者的本有智慧。他不仅续佛慧命,也续众生慧命。
为了不使人类的未来断送在五欲的无明之中,宣公上人疾呼:人类将来要同归于尽了!不是或天灾,而是逐渐把道德给遗忘了。他以“育良小学”“培德中学”为命名,即可略窥其用心良苦。
在他的教育中,男女分校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他主张男女应自尊自重,并教导学生说:女孩子要等到二十岁以后,再交男朋友;男孩子要等到二十五岁以后,才交女朋友。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受早恋的影响,健康成长。
宣公上人深藏的真实性格就是:凡事只在一个“真”字,一个“诚”字。他只想着如何利益所有的人,而完全忘记自己。他的教育理念中充满了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的强调和实践。他认为,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学。每一个人都应该修身齐家平天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曾经以小草和大树作比喻,说明以修行为基础,才能培养出人材。他认为不修行的人难以在六道轮回中为性灵奠下清明的基础。而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大家清净自心,努力做有用的大材,为全人类为众生迈向光明的未来。
宣公上人在联合国教科文公开发表的谈话中再次强调:教育的基本应该是教育儿童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也不打妄语。他希望我们这个团体能够到各处去弘扬佛法教育,救人本性、灵魂和生命。
如今,当我们回望宣公上人的教育思想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德和灵魂。它是的基础,的未来。只有真正重视教育,才能救赎人类的灵魂,使世界各国免于灭种的危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