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让人一听就爱上!

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让人一听就爱上!

当前这个阶段,一志愿的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许多同学已经收到了拟录取的通知。在同学们的学术生涯中,拟录取之后选择导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导师,无疑是研究生期间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决定了大家的学习方式和成长路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选择导师以及在这个阶段如何联系导师。

一、研究生导师的类型

要选到一个合适的导师,首先得了解每个导师的具体情况。学者Jonathan W. Yewdell曾在一篇名为“如何在科学上取得成功”的文章中,通过卡通图描述了九种类型的课题负责人(即研究生导师)。

1. “权威型”导师: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威望和,可能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帮助,但学生较难见到他们的踪影。

2. “控制型”导师:他们对实验了如指掌,但可能对实验的把控过于严格。

3. “专业型”导师:他们对学问非常精通,但可能过于专注于学术研究。

4. “轻松型”导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但可能对实验结果不够关心。

5. “质型”导师:能让学生始终保持警觉,但可能会让学生整天提心吊胆。

6. “小作坊型”导师:满足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追求和野心。

7. “新星型”导师:让人感觉充满希望,但可能为学生提供的成长空间有限。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结合以上类型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二、选导师时要注意的方面

在同学们做出选择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 导师的人品: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学们可以通过学校贴吧、超话、论坛等网站了解学长学姐们的评价。

2. 研究方向:同学们可以关注导师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发表领域,了解其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3. 导师实力:包括职称、教育/工作经历、论文发表及期刊质量等。不同级别的导师能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指导时间各不相同。

综合以上因素,同学们可以对自己和导师的适配度进行评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三、如何联系心仪的导师

在确定目标后,如何联系心仪的导师也是一门学问。

1. 注意事项:建议在工作日的特定时间段内通过邮件或电话等形式联系导师,邮件主题应清晰明了,如“真名-XX专业硕士自荐信”。

我们也欢迎有经验的“过来人”分享选导师的经验,为今年的准研究生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同学们在选择和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困惑,都可以随时向我们咨询。祝大家都能选到心仪的导师!


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让人一听就爱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