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幼小的生命
当一个小生命身着洁净的衣物,头戴整齐的帽子,举止规矩,这并非是件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如果他一口说出的是各种亲情的问候和礼貌的再会,那是否有些过早的成熟呢?假若他仅四岁就能明白礼让,这样的智慧虽然可嘉,却有些许的不符这个年纪的稚嫩。
其实,一个真正的孩子应该是那般在街头巷尾肆意翻滚,脸上和小手沾满尘土。他应带有一丝淘气,一些许的不听话。他可以沉浸在毫无目的的游戏中,尽情玩耍。这样的他,仿佛是一只既自私又可爱的残酷小动物,但正是这样的小生命,他的到来并非是为了世界变得更好,而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次成长,而非逐渐朽坏。
这篇文章源于海桑的诗集《我在你流浪的地方》。读后深感共鸣,陪伴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何尝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又一次成长呢?正如《牵着蜗牛漫步》所描述的那样,上帝赋予我一项任务,那就是牵着一只蜗牛漫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那只蜗牛已经用尽全力在爬行。我催促它、吓唬它、责备它,而蜗牛用那充满歉意的眼神望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
教育孩子就如同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焦虑、愤怒甚至气馁的时刻。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给予我们的感动与幸福却远远超过这些。我们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也在与他们一同成长,发现生命中更多更美的方面。让我们放平心态,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陪伴孩子,让他们慢慢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