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训有言:孟子曾说‘良知良能’的道理。这句话旨在揭示人心本有的善良之始,彰显的善良。同时他还有句话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失去他那颗像婴儿一样纯净的内心。’这并不是说从孩提时代一直到老,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直觉去,而是在讲求内心的正义与道德流行。”
“古人从小就重视教育。年仅八岁的小孩就踏入启蒙学堂,十五岁进入大学,以此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防止物质的诱惑,开启他们的智慧,并保持他们的忠诚和。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始终不懈地追求真理,不畏岁月流逝。凡是有志于成为圣贤的人,都应该坚守选择善良的决心,克制自己以符合礼法,不断努力,始终保持谨慎和谦逊的态度,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在《康熙庭训》中,有两个成语值得深入解释:
“良知良能”这个词源于《孟子·尽心上》的一段文字:“人们不学而能的本领,就是良能;不学而知的知识,就是良知。”这句话概括了人的天赋道德观念和能力。
“赤子之心”这个词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真正的君子,不会失去他那颗如同婴儿一般纯净的心。”这里的“赤子”指的是初生的婴儿。整句话比喻人的心地善良如初生婴儿般纯真无暇。
这两句话不仅是古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和行为提出了要求。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追求真理和正义,以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