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即春天的出游之意。
自古以来,唐宋时期的都市民众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后,都有至郊外宴游的习俗,这便是“探春”的由来。而今我们所说的春游,古时亦称之为“探春”。春游历来被赋予了许多雅致的称呼,如游春、踏青、寻春等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十首古人笔下的探春诗篇。
【春日之始】
宋朝文同描绘道:“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垂杨最先得春意,每朝来觅向东枝。”原来,垂柳是春日里最先感知到季节变化的植物。每日清晨,人们都会去寻找那些向着东方倾斜的垂柳枝。
【春水初生】
金朝赵承元笔下的探春则是“冰底流泉如白练,曲尘著柳不禁吹。杖藜恰到春生处,已有人家插酒旗。”春天到来,薄冰下的泉水如白练般流动,柳枝上的轻尘被春风轻轻吹拂。
【韶光易逝】
宋朝陈宓的诗中写道:“桃李无言自晓妆,青春几日最韶光。游人不用频来看,趁取初开未减香。”桃花李花虽不言不语,却在清晨时展现出最美丽的妆容。青春的韶光如此短暂又匆匆。
【新叶绽放】
其他诸如宋朝黄庶、刘因、唐朝孟郊、明朝朱诚泳等诗人的诗作,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探春的美景。或裁剪万丝翠柳、千树红花,或微弱的春色已值得人们珍惜,或是贵族公子与们赏花观柳的场景。
【赏心悦目】
好时光渐长,正月里游蜂出蜜房。探春的最佳去处是沿河而行。那里柳丝如烟,微风拂过便袅袅娜娜轻舞。宛如巨幅图画色彩华美、鲜亮。
【春光满园】
苏轼的《浪淘沙·探春》描述了东城的,墙头的红杏如倾如注,群芳竞发。而掌管春天的东君不辞辛苦,先吹开梅花绽放。
【林间初春】
田为的《探春》则描绘了初春的林间景象。小雨润泽山峦,断云映照日光,清晓时分林间幽禽啼叫早。烟径如酥,远望新景无穷,正是探春的好时节。
【骏马争春】
骄马黄金络脑,争相探寻春天的踪迹。万盏飞觞,千金倚玉的人们不愿辜负这美好的青春年少。桃李虽怯残寒,但芳心已半吐。春天到来,让蜂蝶,人们方知春的到来。
【山川焕新】
春天的到来使得山川焕然一新。浅绿色的山峦舒展着黛色新眉,初生的嫩黄柳枝如同鹅毛般轻盈。大地回春,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探春不仅是春天的出游,更是人们感受大自然、欣赏生命力的过程。十首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笔下的探春之美,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春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