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量子位”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撰写
提及一款美食,虽早已名声在外,但在表述时仍有众多误差的迹象,常常在电子显示屏和人群之间频繁重现这样的情形:“某某,你能打出‘它的名字’吗?”
正确答案就是那著名的“biáng biáng 面”。许多人都无法准确拼出或输入这个名字,即使使用搜索引擎也可能无从下手。
因为,像“biáng”这样的字型确实太独特了,直到今天也并未被电脑字符编码集收录。
好消息传来,最新版本的Unicode(统、万国码、单)即将发布其13.0版本,并特别强调:
将包括“biáng”字在内的共计4939个较为少见的汉字编入CJK统一表意汉字的扩展G区之中。
不错哦!这项决定已经在近日得以生效确认。
虽然Unicode已经做出了更新和收录,但文字编码系统是嵌入在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只有当各个操作系统完成更新后,“biáng”字等生僻字才可能被系统所识别。
即便如此,这仅仅意味着能够在系统中正常显示“biáng”字,而不再是以往的乱码状态。
至于我们是否能够输入这个字,则要看输入法的发展情况了。
因为,“biáng”字在字典中也难寻踪迹...
“biáng”字由于存在多种书写方式,不同地区的习惯也有所区别。在收集与收录时也面临一定困难,这可能导致各地对其标准的意见分歧。
有一个传言,据说在一次全国面条比赛上,“biáng biáng 面”由于名字中无法准确书写而被排除在外...
尽管如此,仍有学者呼吁对“biáng”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将其纳入字典之中。
“biáng”字是陕西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书写口诀广为流传。其创造不仅符合汉字的演变规律,同时也反映了陕西人的性格与精神风貌。其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待条件成熟时,我们或许能顺利输入“biáng”字了。
那一天到来之际,社交平台上将是一片“biáng”字的狂欢吧。
有些网友听闻此消息后甚至玩笑地表示要为孩子取名时使用这个特殊的字。别忘了“biáng”字有56笔画之多哦!
说起Unicode,自1990年开始研发至今已有数年历程。它于1994年正式公布后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涵盖了字符集和编码方案等。
计算机处理文本时需先将文本转换为数字信号。早期计算机设计时每个字节为8位二进制数。因此计算机无法处理过于复杂的汉字。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并满足多国文字的需求,ASCII(信息交换标准代码)诞生了。ASCII为某些特定的字符(如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特殊符号)提供了独特的编码。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世界各国的文字需求增加,包括韩文、日文和中文等在内的不少语言都无法仅用ASCII编码进行表达。
于是,Unicode应运而生。它统一了全球文字的编码方式,消除了不同语言间的乱码问题。
该编码方案解决了传统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性问题并为各种语言的每一个字符设置了唯一的二进制编码。
而除此之外令人振奋的消息则是Unicode 13.0的发布除了新添了生僻字之外还更新了Emoji表情符号版本!
新版本新增了62个新表情符号如含泪的笑脸、北极熊、海豹、泡茶、皮卡车、火锅等现代感十足的元素。
这些消息是不是让你有些小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