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日。小满这一名字的由来,与我国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生长状况及南方雨水丰盈的气候特征息息相关。随着小满的到来,麦粒逐渐饱满,雨水滋润大地,万物生长旺盛。
二十四节气是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对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认知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即便在现代社会,诸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这样的节气俗语,仍然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其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小满时节,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人们习惯采摘野菜,祭祀三神,祈蚕等。小满分为“三候”,每个时段都有独特的自然现象:苦菜繁茂、靡草枯死、麦秋至。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此时北方冬小麦的夏熟作物开始灌浆,籽粒饱满,迎来收割的季节。这一习俗跨越历史长河,成为今天小满时节野外采摘苦菜、吃苦菜的习俗。
民间还有“祭三神”的传统。人们万物有灵,三神对应三车,即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在小满这一天,水车启动,进行排灌作业,拉开了农业生产的序幕。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收割油菜籽并启动油车榨油。蚕开始结茧时,养蚕人家则忙着摇动丝车缫丝,展现了一副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养蚕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古人对养蚕的科学因素了解不多,蚕丝得来不易。小满被视为蚕神的诞辰,人们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祭祀蚕神。在江浙一带,以养蚕著称的地区更是热闹非凡。
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关键时刻需要祈福类活动的支撑,于是这些活动在民间逐渐流传成为习俗。小满时期,南方养殖的蚕结茧,养蚕人家忙着缫丝。小满正是农家农事活动繁忙的时期。清代苏州诗人顾禄的诗作也记录了小满时新丝即将上市、丝市转旺的情景,蚕农丝商满怀期待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