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感悟
近日,我在家中研读了《红楼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十七回《翠亭蝶戏显贵妃之丽 香冢残红泪飞燕之悲》。
此一回中,黛玉在葬花之际,思绪万千,与宝玉间的误会令她心生悲凉,面对着风儿洒下泪珠,情感涌动,创作出了《红楼梦》中情感充沛的佳作——《葬花吟》。
尽管黛玉生活在贾府这样富丽堂皇、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她却依然情感丰富,时常感到孤独与哀伤。初次阅读时,我对此感到困惑。
当我仔细品读后,我理解了黛玉的内心世界。她虽然在物质上无忧无虑,但内心却孤独无比。没有人能够真正走入她的内心深处,即便是宝玉也是如此。当她看到落花时,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切景象都蕴情感”,以花自喻,怜花如同自怜。她的结局,也如这花朵一般,令人唏嘘不已。
在《葬花吟》中,黛玉表达了她对人情冷暖的愤懑,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悟。全诗哀婉凄切,如泣如诉,虽然弥漫着消极伤感的情绪,但其中仍透露出她高洁品格中的不屈与坚韧。
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黛玉对落花的悲哀也正是如此。
她的伤感之情如诗所述:“花谢花飞满天飞,红颜消逝有谁怜?”
她的孤傲之气体现在:“何须锦囊收丽骨,一抔净土掩风情。纯净来自天生去,不愿污秽陷沟渠。”
她的凄苦心境仿佛:“孤灯映壁人初静,冷雨敲窗夜未央。”
她的悲怆之感犹如:“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这一形象深深印刻在我们这些读者的心中,愿她的才情、性格和容颜能够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