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友人记——校园植物图鉴编织之旅
序章
六月的微风轻轻拂过,吹走了五年级学生的忧虑,带来了他们的欢笑与回忆。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每一株植物都似乎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足迹。此刻,让我们将视线投向这些无声的友人——那是在树梢上轻轻摇曳的绿叶,是在角落里静静绽放的小花。校园的植物朋友们,它们无声地展示着生命的色彩,陪伴我们一同成长。
一个特别的学习项目——《植物友人记:校园植物图鉴编织之旅》在明珠小学A区五年级的学生中展开。孩子们与校园内的植物朋友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探索之旅,让这些植物伙伴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
项目背景
五年级的学生在自然课堂上学习了关于植物的知识,又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了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以校园内我们感兴趣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测量和资料搜集,了解这些植物友人的外形和习性。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说明文写作能力,还培养了我们对身边景物的发现与探索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挑战性任务
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物们默默地陪伴了我们五年时光。毕业在即,你是否能够通过实地和查找资料等方式,为这些多样的植物朋友制作一份图鉴,将此刻的青葱与美好永久地记录下来呢?
项目实施
子课题1:我选哪一位植物朋友?
校园里的植物五彩斑斓、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我选择的那位植物朋友,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位。同学们借助表格,以图文形式回忆起自己五年间与植物朋友共同经历的小故事。
子课题2:如何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同学们分组行动,对校园内的植物展开了调研。他们上网搜料,实地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搜集信息,并围绕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子课题3:如何提炼植物的身份信息?
面对收集到的众多数据和信息,同学们开始思考哪些信息是重点。通过小组讨论,他们学会了信息的删减、整合,并从中提炼出植物的“身份信息”。
子课题4:如何制作一张特别的植物图鉴?
最精彩的环节来了——撰写和设计植物名片。同学们利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方法,结合植物的特性,用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形式介绍每一种植物。他们还亲手绘制了植物的“自画像”,使得每张植物图鉴既信息丰富,又图文并茂。
成果展示
经过几周的努力,丰富多彩的植物图鉴终于问世了!每一份图鉴都以图文的形式生动展示了植物的特色和信息。
学生心得
——五4班的孙嘉旻说:“我发现了小操场上的大铁树是我对学校印象最深的一角。”
——五4班的凌欣洁表示:“我尝试用学过的方法把小花园中的蒲公英介绍给大家。”
——五10班的张亦辰说:“这次项目让我更加留心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
——五10班的欧阳佳叶认为:“这次项目让我更加明白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
项目收获
本次项目化学习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机会,更锻炼了他们的探究和写作能力。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了观察、分析和创造,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植物友人记》项目拉近了孩子们与植物世界的距离,让他们更加熟悉和热爱自己的校园。
期待孩子们这份对自然的好奇和热忱、对写作的认真和钻研,能够伴随他们的成长。这份饱含心意的校园植物图鉴也将成为毕业生们送给母校的珍贵礼物。
-end-
图文 | 宋悦等老师 陆一同学
审核 | 朱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