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鸺怎么读_鸱鸺图片

2025-01-0202:36:50综合百科7

班头鸺鹠——鸟类保护的珍稀之宝

斑头鸺鹠的头部、颈部以及整个上体都呈现出暗褐色的外观,其上覆盖着细而窄的棕白色横斑。特别是头顶的横斑,显得尤为细小且密集。眉纹呈白色,虽然短小但依然引人注目。部分肩羽和大覆羽的外翈镶嵌着大型白斑。飞羽和尾羽则呈现黑褐色,并点缀着六道醒目的白色横斑及羽端斑。至于幼鸟,其上体的横斑较少,有时几乎呈现出纯褐色的状态,仅点缀着少许淡色斑点。

在生态习性方面,斑头鸺鹠主要在平原、低山丘陵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和次生林中活动。它们大多数时候在白天觅食,擅长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技巧如同鹰一般。它们的食物种类多样,包括各种昆虫、幼虫、鼠类、小鸟等。而在夜晚,也能听到它们清晰的鸣声。

该鸟习惯单独或成对活动,且繁殖行为十分独特。其繁殖期在3月至6月间,常将巢穴筑于树洞或天然中。每窝的卵数从3枚至5枚不等,其中以4枚居多。而斑头鸺鹠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遍及我国多个省份。据统计,其群数量大约在1万至10万繁殖对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斑头鸺鹠的保护工作一直不遗余力。林业部和原农业部早在1989年便将其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Ⅱ级保护动物。

据市鸟类保护协会介绍,斑头鸺鹠在我市属于留鸟种群,且数量较多。它们的出现频率较高,已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眼中较为常见的鸟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