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之鱼——淡水白鲨,亦称水晶巴丁鱼、珍珠鱼或虎头鲨等,此贵重鱼类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淡水白鲨虽名为鲨,却与真正的鲨鱼无血缘之亲,只因形似而得名。其观赏价值与食用价值均高,养殖此鱼,效益可观。
一、鱼苗的精心培育
在培育鱼苗时,需确保水质清洁,使用过滤系统以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培育池。同一培育池中鱼苗的规格需保持一致,以利于管理。对于水泥池而言,每立方米水体可容纳500至1000尾的淡水白鲨鱼苗。初期投喂可选用卤虫或经过筛选的轮虫等活饵,并根据鱼苗腹部的饱满程度来判断投喂量。
经过10天的培育,鱼苗体色变化,可逐渐驯化并投喂虾粉、蛋黄等饵料;至培育后期,则以投喂高质量、高蛋白的人工破碎饲料为主。期间日投喂4至6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4%至8%,严格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投喂原则。
初期的投喂可通过敲击池边等物理方式逐渐驯化鱼苗,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大约30天的精心培育后,鱼苗可成长至4至5厘米的夏花苗种。
二、鱼种的养殖管理
养殖池塘面积宜选在2-5亩之间,水深控制在1.2-1.8米之间。每年4至5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投放规格为4至5厘米的夏花苗种。每亩可投放约2000至3000尾鱼种,条件优越的池塘则可适当增加至3000至4000尾。
饲料以浮性颗粒为主,遵循“四定”原则进行投喂。每日投喂2至4次,并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活动与摄食情况来调整投喂量。一般而言,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至5%。
三、日常管理与维护
日常管理中需坚持早晚巡塘,密切观察水质变化、鱼体活动及病害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需合理使用增氧机。还需定期清扫食场、清除池内杂草及有害生物等。
每月需用生石灰或漂全池泼洒一次以改善水质。定期添加新水有助于提升池塘水质并促进鱼种的生长。在鱼种培育期间至少应添加新水4至5次。
四、鱼病的预防与治疗
淡水白鲨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一般不易发生鱼病。但在饲养过程中仍需注意管理,以防病害发生。常见的病害包括肠炎病、白点病等。因其体表无鳞片且对化学物敏感,一般不采用化学物治疗。
科学养殖淡水白鲨不仅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和鱼种,还需注重日常管理与维护以及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只有全方位的关注与照顾,才能让淡水白鲨健康成长并带来丰厚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