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经纬网探秘
借助经纬网,我们可以迅速定位地区,进而了解当地的气候、洋流、风势及地形等信息。经纬网的解读过程如下所述:
(一)辨识东西经度与南北纬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为东经,反之则为西经;自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反之则为南纬。
(二)与关键经纬度线进行比对。例如,0°经线贯穿非洲,120°E经线位于北京东方,北美洲中心有100°W,而0°和回归线则横穿多个。这些经纬度线的交错,为我们划分了东、西两个半球。
东半球的范围界定在20°W至0°至160°E之间,而西半球则在160°E至180°至20°W之间。
图1:经度与纬度的辨识
- 二、探索海洋的脉动——洋流
洋流,即一定方向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其性质,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如下所述,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而北半球中低纬度则呈顺时针,高纬度则呈逆时针。
(一)暖流的影响:暖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较低的海域,带来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效果。在中低纬度的东岸及高纬度地区的西岸(北半球),暖流尤为显著。
(二)寒流的作用:寒流则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高的海域,对沿岸气候产生“降温减湿”的效果。中低纬度的西岸及高纬度地区的东岸(北半球),主要是寒流的分布区域。
图2:世界洋流分布概览
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的流向与地区关联。以日本某地为例,通过经纬度的判断,结合洋流的流向分析,可以推导出核物质后的扩散路径。(2)探讨地区的板块位置。以日本为例,分析其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易引发。
- 三、地球岩石圈的板块构造
本节例题解析思路涉及到了地球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以及美洲板块。根据漂移和海底扩张理论,这些板块在不断地(每年移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一)生长边界与海岭、断层的关系:当两个板块相互远离时,常会形成海岭、断层和裂谷等地理特征。
(二)消亡边界与山脉、海沟的联系:两个板块的相互挤压会形成山脉和海沟等地形特征。消亡边界也是许多火山和带的主要分布区域。
图4: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每晚八点钟,每日一题,地理学习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