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历,仿佛是一场未完的旅程。
这并非是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辞,而是真切的生验,触动人心。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若你也正处在求职的征途上,或许可以避开某些潜在的‘雷区’。
我有个朋友,是一位颇具经验的程序员。他拥有近五年的项目开发经验,虽然不能被称作技术‘大牛’,但也算是稳扎稳打的那类人。
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就绪,便开始了求职之旅,准备跳槽到新的公司。
他的动机,与之前的跳槽经历有所不同:不仅仅是追求更高的薪资,更是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有所突破。
他渴望的,不仅仅是一个码农的身份,更期望在新公司能升职为领导岗位,至少也要是开发主管这样的角色。
面试过程是否顺利?答案是不太顺利,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如今的求职市场,大家都知道不容易。
他的履历出色,工作经验丰富,之前的公司又都是行业知名,因此还是收到了不少公司的橄榄枝。
经过挑选,他最终选定了其中一家。这家公司规模七八十人,目前整体效益不错,正处于扩张期,并且正好需要一个开发主管。
薪资待遇方面,条件也还算合理。
在面试时,他和面试官们聊得非常投机,从工作技术层面到个人兴趣,甚至还谈到了是否喜欢在面条里放香菜。可以说,气氛相当融洽。
他有一个不足:这个开发主管的职位,要求有两年具体的工作经验,而非仅仅作为程序员的两年。
尽管如此,他认为自己的技术实力足够格,而管理能力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面试中的副总似乎对他的印象不错。
副总曾说:“‘管理’这种东西都是后面慢慢学的。”这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离开时,副与他握手并告诉他:“回家等着吧,我们会马上准备发邮件给你……记得下个月1号能到岗吧?没问题吧?到时候我们再见。”
听到这样的话,他几乎以为工作已经稳操胜券。于是他推掉了其他的面试,打算享受一下等待报到前的休憩时光。
到家后打开邮箱,却没有看到期待的offer。他心想:“人家说马上发,也不是指今天一定发的意思。”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始终没有收到offer的消息。他以为工作很忙所以没来得及发邮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不安。
一个星期后,他忍不住打电话询问。HR的回答让他感到失望:“对不起……我们后面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想招有实际管理经验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感到愤怒和失望。口头承诺的入职机会最终化为泡影。
因此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对待公司的口头offer。只有书面的offer才是真实的保证。
基于自身经验以及广泛了解到的面试经验教训分享五个明显征兆:
一、面试时间非常短。一场成功的面试通常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深入了解候选人。如果面试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时间范围(如低于20分钟),这可能意味着面试官对候选人并不感兴趣。
二、对候选人的回答不太满意。当候选人回答的问题不能让面试官满意时,可能会有一些微表情来传达这一信息。
三、隐晦拒绝的信号。如建议去学习更多或者暗示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等。
四、长时间无反馈。如果超过三天还没有收到任何反馈信息或offer通知,那么很可能这次面试没有成功。
五、未讨论薪资待遇。通常在专业能力面试通过后才会进行薪资谈判。如果连薪资都没有被提及或讨论过,这可能意味着此次面试并没有进展到最后的阶段。
反之亦然:如果HR愿意与你详细讨论公司文化、日常流程以及待遇问题等细节的话这可能表明面试很成功并且他们对你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