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系统实为信号传递与放大的综合流程。在此过程中,各环节的干扰严重程度排序,依次为主机、信号线、功放和喇叭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电流音往往与信号部分的问题密切相关。
解决故障的途径如下:
1. 首先要对故障源进行精确判断,确定问题出在音源、线路或是功放设备上,并了解其产生原因及性质。是外界干扰还是设备自身问题,这两点明确后,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若故障在线路或连接部分,应当加强线路的措施,如更换音箱线。还需合理调整线路走向,以避开可能的干扰源。
3. 对于功放设备故障,需进行维修工作,更换出现问题的元器件。若设备先天性能如此,则需考虑进行改进或替换。在音响工程的设计、改造和施工中,方案制定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针对麦会时断时续的问题,这通常为接触不良故障。关键检查部位包括麦克风开关、卡侬插头(内部三根接线位置,有时仅使用两根线)、话筒线以及三芯(或两芯)插头。找到开线或虚焊处,进行修复即可。
第二部分:接地问题与电流声
有时音响会出现电流声,而有时又不会。当电流声出现时,其大小会随着车辆油门的开合而变化。
对于此类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如下:
1. 接地线处理
确保功放接地线足够粗壮,建议使用不小于(8GA)的纯铜电源线。功率越大,所需铜线越大。避免使用铜包铝线,且长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越短越好。正确连接功放端与接线端子,若为圆孔设计,拧紧铜线并打紧螺丝即可。对于较差的功放,需接上鱼叉型端子再紧固螺丝。
地线搭铁应选在主车架上,避免选在生锈或多次焊接的薄铁皮上。为确保良好接触,需对地线点进行刮漆和抛光处理。
使用铜质地线端子,利用压线钳将地线稳固压好。用砂轮机打磨地线端子的接触面,再用螺丝将地线端子固定在已处理的地线点上。
2. 走线布局
信号线的分布应遵循典型规则:若主电源线布在左侧边,则信号线应布在右侧边;反之亦然。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在同一位置分布。
3. 调音处理
干扰多从信号线传入功放。提高信噪比是关键。先调低功放音量,将汽车CD音量调至总音量的80%。(若加装高转低设备,也需将音量调至最大)播放熟悉的歌,然后逐渐增大功放音量至认为合适的收听音量。这样既可获得大信噪比减小噪音,又能很好地匹配主机与功放,防止误操作导致主机音量过大而损坏喇叭。
可采取治标方法:加装音频滤波器以隔离两个地的干扰。
虽然这可能会对音质产生轻微影响,但电源滤波器和法拉电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源进行滤波。
尽管市场上的电源滤波器内铜线较细、内阻较大,可能影响电源供应并导致效果更差,但适当加入电容可以提高电源性能。
如预算有限且对音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选择不加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