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公司的这个合作层面,我们对供应商做分类。一般来说我们是关注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就是离开这个供应商,我们这个就做不下去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维度供货金额的大小,就是我问他买的东西量大不大,你是买了这个一百件还是一万件,是一百万还是一个亿,那是完全不一样。第三个叫供应商可以提供的杠杆的金额。那么这三个里面,前两个我不解释了,就太好理解了。我稍微解释一下这第三个有同学不理解,实际上这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就是供应商是有一个杠杆的,比方说什么叫供应商杠杆金额,我给你打个比方,很好理解,说一个供应商,每个月供货一百万。
假设就是他供我货,我欠他一百万。如果账期是三十天,应付账款账龄是三十天,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一个月内他有一百万的资金在我手上三十天,那么如果我们再强势一点,我压你三个万的账期,那么这就一个月一百万,三个月就变成了三百万。那么我再强势一点,我说我跟你深入合作,我每个月供货两百万,那么还是三个月,那我就变成六百万。在我手里,这些钱都是供应商提供我们的信用是无息的一种负债,这个就叫供应商的杠杆效应。我这样讲听懂吗?一个月一百万,三个月就是三百万,一个月、两百万,三个月就是六百万,一个月。
如果说是三百万,我四个月就是一千两百万,一个是一个放大的杠杆效应,明白了,那么这个当然很重要,这个供应商的杠杆越是大,这个供应商越是重要越重要,可以理解吧。啊,那么这么一来呢,我们就根据这个刚才讲的这个三个维度,我们可以运用现在讲的这个叫战略群主分析的这样一个逻辑,可以画一个三乘以三的一个等于九的一个立方体,对吧?啊,然后呢就等于是九公体是吧?就是比如说依赖程度啊,这个轻中大、轻中重、金额小中大还是杠杆,弱中强强啊,可以一个九分九格对供应商商重个分,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供应商到底是重点关类啊,还是对他强势一点,还是索性不跟他做生意,还是怎么样?